top of page
人物_導演

「對自己誠實」是紀錄片導演最重要的準則。

導演故事\不願放棄的夢想 賴麗君 彭家如
10:09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不願放棄的夢想 賴麗君 彭家如

導演賴麗君在踏入家庭超過十年後,因為孩子的鼓勵,決定再度拍攝紀錄片,賴麗君提到自己的小孩,神情是滿滿的感動與心疼。因孩子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她花費許多心力教育及陪伴,一度放棄自己最喜歡的紀錄片創作工作,成為全職媽媽,這期間的許多挫折,讓她在拍攝《#神戲》時,對主角安妮的處境有有更多的共感與投射,甚至在拍攝過程中,也療癒了自己。 遇見《神戲》的主角阮安妮,其實是誤打誤撞,原本賴麗君要為電視台做一系列新住民的短片,鎖定的是一對做黑手的姐妹,沒想到跟移民署要名單時對方夾錯,夾成了阮安妮,便促成了這段美麗的際遇。而在《神戲》回嘉義牛斗山放映時,看見家鄉藕農一雙雙變形的手、聽見農民稱自己的手是「怪手」,賴麗君心中油然不捨,便決定要回鄉拍攝《老鷹之手》,她説,這兩個題材都不是自己刻意去找的,彷彿冥冥中自有注定。 另一位導演 #彭家如,因為拍攝《#老鷹之手》,便搬到了嘉義定居。「所有事情是在對的時刻,碰到對的人,發生對的事情,我後來就是覺得拍紀錄片就是這樣。」彭家如說,拍攝時他都有一種「被召喚」的感覺,最開始時,他台北嘉義兩地往返,過程中彷彿把他的某種價值觀喚醒,他發現,台北的都市生活並不比嘉義適合他,直到現在,這裡仍是他感到舒適自在的地方。 《老鷹之手》自2021上映,至今已兩年,訪談時兩位導演故地重遊,遇到熟識的藕農仍是溫馨的閒話家常、親近熱絡、彼此關懷,或許真如賴麗君導演說的,拍攝紀錄片帶來的,不是物質或是金錢上的回饋,而是只要你願意真心投入,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無限的能量。(文/王姿佩) 🛑賴麗君小檔案: 1974年生於嘉義牛斗山村,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紀錄片導演,作品常以新住民、傳統藝術為題材。2002年為公視攝製紀錄片《山腳下的四庄番》,入選南方影展觀摩片,2013年拍攝新住民紀錄片,因緣際會下認識了戲班當家花旦安妮,促成《神戲》的誕生,該片於2016年獲得金穗獎一般組優等獎。之後返鄉拍攝《老鷹之手》,獲得2021年坎城世界影展最佳紀錄片及最佳女性導演。 🛑彭家如小檔案: 1963年生於台南,東海大學建築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現為導演、攝影師。80年代與友人合拍多部社運紀錄片,亦參與楊德昌的電影製作,1995年拍攝《台灣軍人》擔任導演、攝影,獲金穗獎最佳紀錄片,與賴麗君共同執導的《神戲》於2016年獲得金穗獎一般組優等獎,2021年《老鷹之手》攝影,獲坎城世界影展最佳攝影獎。 ━━━━━━━━ • 更多訪談 ❚ YT https://reurl.cc/e9Lb1x ❚ IG https://reurl.cc/mDaN37 ❚ WEB https://www.1imageart.com/ ━━━━━━━━ #一影像 |#紀錄片
導演故事\搏命的印記 劉佩怡
06:14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搏命的印記 劉佩怡

「我們就想說用一個不同的方式記錄,幫這些女性的癌友拍一個攝影展,讓她們第一次有機會被人家做造型、化妝,在她們能接受的範圍內,當時並不知道她們願意坦露多少,然後把她們這個身體印記拍下來。一開始我們也很忐忑,我們總是從自己想說如果是我一定不願意,沒想到跟她們接觸之後反應熱烈,她們很勇敢,也很大方,甚至讓我們覺得,她們很想幫自己人生的這個過程有一個記錄。」--《勳章》導演劉佩怡 《勳章》是一個關於傷疤的故事,是女性癌友在與病魔搏鬥後,刻畫在身體上的印記。 因著一場攝影計畫,攝影家李毓琪透過訪談與她的鏡頭,帶領觀眾認識參與計畫的女性癌友,有人笑稱自己的疤痕是因為大腿跑到嘴巴裡,也有人在棚拍的過程中放聲大哭情緒釋放;就這樣慢慢深入她們內心幽微的角落。 經由坦誠對話,深度激盪,影片訴說著傷疤背後的故事,直面她們生命的難處。一道道傷疤,標記著她們曾經經歷過的戰役:「這個疤,就是這些陪伴我度過這些日子的戰友,一個夥伴的感覺,然後也是我成功熬過那些日子的一個紀錄。」「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現在是少校,我已經從尉級升到校級了,是勳章啊!了不起的耶!」。 劉佩怡小檔案 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回台後從電視台小執行開始,自此踏入鏡頭後的世界,歲月匆匆在出外景和剪片中交錯而過,現專職紀錄片的拍攝製作。 作品有《藍色肩膀》、《午後書房》、《有一個島》,《潛入隱沒帶》等十餘部。
導演故事\創作是獨而不孤的 張皓然
05:04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創作是獨而不孤的 張皓然

「如果你今天是再一個創作路上,不論你是歌手或是劇場演員或是一個影視工作者,你在某種創作的過程裡面,必須都會面對到這一個你只有自己的時刻,其實《獨弦之歌》的獨,就是這個事情。」 《獨弦之歌》導演張皓然 「南管音樂的合奏,至少要四個人,但我再演奏,常常找不到固定合作的四個人。常常三個缺一個,甚至一個缺三個。無人合奏的時候,我自己談著琵琶,聽著琵琶的單音,突然,讓我有一種從來沒有的感覺,就是,空。」這是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在片中的獨白,《獨弦之歌》描述這位來自中國泉州晉江附近小農村的她,自幼學習南管,2003年成立心心南管樂坊,致力於突破南管傳統,以琵琶獨奏開啟一個人的劇場。 最新代表作白居易的《長恨歌》,由編舞家林懷民擔任藝術總監。導演張皓然用他獨特的鏡頭語言,記錄王心心為了詮釋這史詩鉅作,必須拋開南管固有的技法與曲牌,為了生命中熱愛的藝術,在破壞與創造間掙扎;用一個比較文學性的方式,去呼應這段從傳統到現代的一個結構性改變,同時在生命歷程中開啟新章節的過程。 張皓然小檔案: 是導演也是攝影師,1983年出生,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畢業,作品類型橫跨紀錄片、劇情短片、廣告、劇場等領域。曾於德國電視台DWTV製作專題報導,擔任製片與攝影,也數次為雲門舞集執行影像攝影工作。作品《如歌的行板—瘂弦》獲得2015年台北電影節最佳攝影。
導演故事\被遺忘的記憶 劉建偉
06:06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被遺忘的記憶 劉建偉

「這件事情如果一開始是抱著人道的精神,知道我們有能力手心向下,然後願意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這些良善價值它其實是可以被存留下來,因為這是世界的共同普世價值;可是它當只是作為一種政治宣傳,當這些人失去價值的時候,政府就不會再去談這件事情,然後就被就被遺忘掉了。」-《彼岸他方》導演劉建偉 年輕時在澎湖當兵的導演劉吉雄,因著一段形而上的因緣,帶著也是導演的弟弟劉建偉,從2003年便開始記錄並尋找這個曾經存在當地,卻有意被遺忘的歷史事蹟。 70-80年代的台灣,《南海血書》是當時人共同的記憶,即便事後被證明是威權時期杜撰的宣傳樣板,但漂流海上的越南船民卻是真實地存在,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在澎湖由軍方宿舍改建的難民營,暫時收容了這些難民,安定了他們的驚恐與絕望。 隨著冷戰結束,政治宣傳目消失,難民營也已拆除,遺跡遭到抹去,《彼岸他方》尋找到當時居住在難民營裡的人物,回顧台灣這段冷戰時期的歷史,藉由珍貴的史料與多年持續追溯,揭開難民營中的各種面貌,並跟隨散居全球的當時難民,一起回到他們生命中曾經停留的澎湖,重新接觸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劉建偉小檔案: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告組畢業,現職導演與製作統籌。 1998年,導演短片《沒參加》獲選台北電影節最佳實驗片,並曾受邀美國日舞、溫哥華等國際影展。曾任自由編導、攝影指導,執行廣告、劇情片、電影短片、紀實影片。曾經製作Discovery Channel《台灣人物誌》記錄片,包括林懷民黃海岱等人,數位電影《高校有刀》,生態紀實《草木戰役》,導演紀實長片《微光時代》等。
導演故事\部落在哪家就在哪 潘志偉
06:04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部落在哪家就在哪 潘志偉

#導演故事 部落在哪家就在哪 #潘志偉 「我比較會回想到就是童年的時候,在石梯港的那些生活經驗,就是住在那種柏油路的屋頂啊,然後木造的房子,可能颱風的時候會喀啦喀啦響,隨時都會倒塌。可是那一刻大家都不會在各自的房間,會大家睡在客廳,然後緊緊地相依在一起,我覺得這種相依在一起的依賴的感覺就是家吧。」 --導演潘志偉 「MARO’ AY TO KO KERAH」是指潮汐之間有個安靜時刻,許多海地生物會找到自己的歸宿。 由於溪州部落舊址涉及行水區安全,必須拆除重建;但對於部落族人而言,這裡無論火災或是淹水,都是他們的家。族裡的老人說,石頭是一種承諾,以前沒法劃分土地位置的時候,便用石頭來區分你的我的。當初他們也從花蓮帶了顆石頭來溪洲部落這裡,承諾會永遠住在這個地方,如今它們將搬入距離舊址100公尺處重建部落。 「搬與不搬」產生兩派不同意見,張祖淼,在溪州部落落地生根的第二代,一個沒有族名的阿美族人,面對分歧,承擔起部落事務。最終,就在搬遷後的第一個豐年祭,也是因疫情久違了的豐年祭,通過儀式與祖靈對話,即便之前不同派系爭爭吵吵,在那一刻,大家圍在一起,凝聚在一起,部落在哪裡,家就在那裏。 🔴潘志偉小檔案 1988年生於花蓮豐濱,阿美族人。2011年以劇情短片《情書》入圍高雄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類、國際學生金獅獎。2016年以《我叫慕谷思.阿鄧》獲第七屆台灣原住民文學獎小說類第二名。導演作品《部落|對話》入選「部落電影院」放映。《偷車賊》獲屏東國際旅遊電影節首獎,《阿狗》獲金甘蔗影展最佳導演,現為自由工作者。 #一影像 #導演故事 #公視紀實 #何處是我家 #紀錄片 #溪洲部落
導演故事\紀錄消逝中的歷史 李立劭
05:36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紀錄消逝中的歷史 李立劭

「因為這一切都在進行,那這樣子的都市的計劃下,那種歷史樣貌的毀滅,是人類進展下好像是必要之惡,但是我們做創作的,影像尤其是紀錄片能做的應該就是把它記錄下來,然後呢,用不同的角度去說他去辯論他。」 --《當飛機飛過》導演李立劭 韓戰老兵來到台灣成了反共義士,與排灣族的公主結合,在桃園空軍基地旁的眷村繁衍三代人,這裡曾是日本神風特攻隊起飛的桃園飛行場,也曾是黑貓中隊駐紮的地點,歷經了二戰到冷戰至今八十餘年。因著桃園航空城的開發,這一切的地景與記憶將消失殆盡,走入歷史。 就在搬遷前夕,老兵走了,已經廢棄的眷村成了生存遊戲玩家的戰場,全副武裝穿梭在火熱的bb槍聲中,幾公尺外卻也有人在拍著唯美的沙龍照,這樣如夢境的恍惚,有如台灣這些年的面貌,戰爭彷彿近在咫尺,卻也仍然歌舞昇平。 導演李立劭用鏡頭,陪伴著即將搬遷的這一家人,面對著家園即將被剷平,他們關心的是家人如何繼續生活,記憶如何留存,至於國族認同什麼的,那一切都不重要,畢竟國家與族群是一種政治的匡列,是分類的結果,而家,才是血脈的直接感受,是永遠不變的。 導演李立劭小檔案 世新廣播電視畢業,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研究生進修。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研究員,紀錄片攝影師,東森電視製作人與編導,大愛電視製作人與編導,公視紀錄片自由編導。 1999年開始拍攝紀錄片、專題片至今,共約20多片長短紀錄片作品,曾四度獲臺灣金穗獎,四度獲台灣地方志影展獎項,四度入選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三度入圍台北電影節以及其他國外影展獎項,紀錄片方面曾入圍金鐘獎及台灣國際兒童影展,並已《公視紀實—獨舞者的樂章》獲得第56屆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導演故事\創作 來自於人生軌跡 袁廣鳴
09:33
1 IMAGE ART 一影像

導演故事\創作 來自於人生軌跡 袁廣鳴

一如所有剛接觸藝術的學生,袁廣鳴也曾感受到在過去大師們的陰影下,有過的瓶頸。然而,隨著閱歷過運用許多不同媒材的國際藝術家作品,他逐漸打開眼界,放手進行各種實驗與測試,一步一步地開拓屬於自己的風格。 袁廣鳴認為,創作的靈感來源是非常神秘的。它融合了袁廣鳴的所見所聞,在冥冥之中拉著他的衣袖說:「做我,做我。」他便開始靜下心來,整理著平日所關心的、所想的事物,同時挑戰自己運用從未運用過,或鮮少人使用的表現技法。他以象徵及暗喻,將個人的感官經驗,及所觀察到人們在地球上的活動軌跡,透過錄像結合裝置,營造出沈浸式的氛圍,帶領著觀眾一同探討著人生百態。 袁廣鳴早期的作品多以喚起感官經驗為主。第一件錄像作品《關於米勒的晚禱》將《晚禱》結合聲音、錄像及雕塑,讓人宛若走入米勒的繪畫世界;《盤中魚》及《難眠的理由》則是將錄像投放於雕塑及現成物,令觀眾感受到魚在盤中游不出去的不自由與失眠的煎熬。 隨著創作的資歷增長,袁廣鳴逐漸關注於人們於世界上存在的狀態。《人間失格》系列將城市中的人都消除掉,除質疑著沒有人的城市是否仍擁有城市的資格,亦使數位藝術有著更多元的變化;《逝去中的風景:經過》系列由「家」出發,記錄著與家人相處的情景,結合鄰家的廢墟場景,探索著建築物在大自然的力量下,從繁華到衰敗的過程,感受到現在、過去及未來共存的空間;《棲居如詩》更是將「家」作為社會的縮影,暗喻著日常生活中所潛藏的憂患;同樣有著爆炸場面的《明日樂園》則運用遊樂園不承載情感與歷史的特性,象徵地球這顆看似如樂園熱鬧好玩的星球,卻存有著不少災難。 為更能充分表達作品的意涵讓觀者有更多互動的機會,袁廣鳴非常注重如何發揮媒材的特性,使得作品形式別出心裁。在《異鄉人》中,袁廣鳴利用高速攝影機及高亮度的手電筒,在火車進站過程中拍攝等車的新住民旅客,令畫面呈現出在動態的錄像中,新住民們都像是一張張靜止的肖像照,暗喻著他們在人生旅程移動的過程中,度過看似無盡的鄉愁與辛勞。而觀者可以更清楚的、正視的看著這些同樣也生活在台灣的人們。 對於袁廣鳴而言,藝術不需要有任何目的性,因此它也沒有任何框架與限制。創作是最能自由表達自己與世界間交流的媒介,能經由美學的訓練與工作,掌握對於形式與觀念的契合度來創作,是很珍貴的一件事。 小檔案: 袁廣鳴是早期台灣錄像藝術的先鋒,自1984年開始從事錄像藝術創作,也是目前台灣活躍於國際媒體藝術界中知名的藝術家之一。1997年畢業於德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獲得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目前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 他的作品以象徵隱喻、結合科技媒材的手法,深刻傳達出人們當下的生存狀態,並且對人的感知及意識有著極具詩意的深入展現。1988年在校期間即以錄像雕塑作品《離位》獲得第13屆雄獅美術新人獎的佳作;1992年的錄像裝置作品《盤中魚》展出後,隨即獲得台灣藝術圈高度肯定並獲得台北縣美展首獎;1998年的互動裝置《難眠的理由》則榮獲第一屆「數位藝術紀」的評審特別獎;2002年「人間失格」系列作品更奠定了在台灣當代媒體藝術界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2007年《逝去中的風景》三頻道錄像裝置,開始以個人的「居家日常」及「廢墟」開創出一種迷人的劇場式日常。2011年個展「在記憶之前」,持續對於「家」的探討,並擴及到「廢墟及自然」的領域,更以多元形式呈現以「時間與記憶」、「身體與感知」為主題的大型系列創作。2014年個展「不舒適的明日」由「家」的議題延伸至當今在全球化底下的在地生存處境的探問,思辨現代人的困頓與憂懼;此展並榮獲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展覽入選獎」。在2018年個展「明日樂園」中,直指未來的家已不再是穩固的概念,作品環繞著「戰爭的日常化」與「日常的戰爭」為主軸,呈現當代的生存狀態及不安。此展並於2018年受邀於英國海沃德美術館展出。 袁廣鳴受邀參與大型國際展覽不勝枚數,其中包括「愛知三年展」(2019)、「第一屆曼谷藝術雙年展」(2018)、「法國里昂雙年展」(2015)、「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2014)、「澳洲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12)、「新加坡雙年展」(2008)、「英國利物浦雙年展」(2004)、「紐西蘭奧克蘭三年展」(2004)、「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2003)、「漢城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2002)、美國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的「01.01: Art in Technological Times」(2001)、「日本ICC1997媒體藝術雙年展」(1997)、「台北雙年展」(2002、1998、1996)等。 作品也受多所國內外美術館典藏,也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台北獎、台北縣美獎、公共藝術、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及美國亞洲協會美術獎評審等 創辦人:馬立群  採訪:黃楚涵 剪接: 喻子庭 作品提供:袁廣鳴 場地:凹焦影像工作室
導演故事\沈默的凝視 黃信堯
11:4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