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淡水張良一

文/鄧博仁 

1994.08 淡水河邊小女孩


「我若勞心費神,焦慮不安,因為有時我靠近,我激動,我燃燒:在這樣的相片裡,我已察覺到真相的輪廓,這便是我覺得「很像」的照片中碰到的情況」羅蘭.巴特在《明室》一書這樣提到閱讀冬園照片時看到母親在他心中的真正形象。這種感覺就像在閱讀《淡水張良一》可讀到淡水的氣質,熟悉且曾經記憶中的淡水,這本書就像一道時間的長流,彰顯淡水過去35年的樣貌、更迭,在《淡水張良一》書中,似乎聞到一股腦中熟悉的老淡水,清涼的河邊,坐著老叟在那裡吹著尺八。


1994.07 淡水河邊張俐敏


這書名讓人聽起來好奇想問,住在淡水有號人物叫張良一。但其實不然,張良一住在台北青年公園附近,家鄉在員林,因為念著淡江大學經濟系,接觸了淡水,到愛上淡水,大學期間,他常把淡水河邊當成教室,成天在這裡拍照、冥想。畢業後也常往淡水跑,還認識當地小農,請教他們怎麼耕作,因熱愛這裡的生活,朋友還一度提供住宿,讓他常駐淡水創作,於是張良一成了半個淡水人,這樣一拍,從底片到數位,時間軸橫跨了35年。


1990.05 淡水河邊


張良一不僅拍照,文字能力有很有溫度,就連耕作也非常有愛心悉心的照顧著他種下的每一農作物。張良一種的菜,就像他拍的照片,書寫的文字,溫溫的!尾韻卻很強!令人想一看再看!他曾分享自家種的有機生菜,「想吃就喊一聲,現在整個菜園大爆炸中」,我想目前的他,整個創作靈魂也跟種菜一樣正在爆炸中!《淡水張良一》出版前後,他常一個人到山上拍照,拍攝移工、農作,充分展現出他對這塊土地的深愛。



「攝影不光是記錄,而是讓自己所理解的部分成為照片」日本攝影家土門拳在《生與死》一書這樣提到。張良一做的就是這件事,把眼前看到的所理解的變成一張張照片,不想讓觀者只看到「紀錄」,而是有作者情緒的淡水。打開書的扉頁,黃色的紙張,印著黑白的照片,前扉頁是黑狗佔據整個馬路上,背對鏡頭望向遠方,好像看著張良一眼中逐漸消失的淡水般。後扉頁幾位下課後的學生,揹著書包走在淡水河邊,照片中遠方的觀音山跟現今相比,似乎沒什麼改變,改變的是這群學生已長大成人,淡水河邊也變得更為商業化的地方。作者選用黃色的紙張印刷,似乎正說明著他想將流去的歲月定格在照片中的此時此刻。


2012.02.03 渡船頭


人終究是要完成自己的夢想的,《淡水張良一》書一開始很精彩熱鬧,作者用早年在淡水河邊所拍攝的照片開始,直接切入主題,跳耀而下淡水河的狗、在河邊戲水的小朋友,大人們正在河邊下棋,引來騎車經過的民眾好奇觀看。正在拍片的劇組、在淡水河邊舉行祭拜儀式的陣頭,好不熱鬧的淡水河。緊接著鋪陳著許多夾雜在淡水的人們肖像,農夫、攤商、外籍移工等。整本書這樣逐漸到蛻變的淡水,緊接而來是作者對淡水望洋興嘆,一張張空無一人的照片,越來越安靜,這是作者想要回到過去安靜,愜意的老淡水。




2005.05 新市鎮打棒球

1994.09 淡水河邊婚紗照

1990.07 淡水河邊狗狗跳水.

1993.10 淡水市場賣肉粽


張良一曾多次到家中聊聊攝影,看看這35年所拍攝的淡水照片,其中也有一些觀音山景色。每當離開我家時,觀音山夕陽依然美麗,我也常拍下眼前的景象,這時總讓我想起聖嚴師父的一席話「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似美錦,旭日又東昇」。令人期待的《淡水張良一》後,他會繼續端出什麼好菜。




關於張良一

1987年,19歲進淡江,從大學一年級開始拍淡水,拍到變成中年大叔一枚,如果每位影像工作者一生中有一本個人攝影集的扣打,那我的就是這一本了!《淡水張良一》集結35年來拍攝的淡水攝影作品,全書收錄138件作品,從一開始對淡水的新鮮、熱鬧,中期的忿怒、批判到最後的安靜與疏離,這些不同時期的淡水影像呈現了30多年來的變遷,也照見我個人從年輕到中年,不同階段的生命態度與攝影觀.....。



影像文化評論者郭力昕:

《淡水張良一》,堪稱是一份具備了史詩規模的攝影傑作。在跨越 35 年的時間與空間向度裡,它記錄了時代遞嬗、景觀更迭、生活方式和價值的劇烈改變,與攝影家看待淡水與自身的變與不變;凡此種種,淬鍊出張良一這項淡水影像專題,一首既滂湃又細膩動人的大河之歌。


台文作家王昭華:

良一 學長遮个烏白的相片,好親像是「淡水」的頂世人, 若和佇台灣規个發展來解讀,伊呈現出一个台灣 上媠的鄉鎮自解嚴以來上激烈的變貌。(台文)

良一學長這些黑白的相片,好像是「淡水」的上輩子,若套進台灣整個發展來解讀,它呈現出一個台灣最美的鄉鎮自解嚴以來最激烈的變貌。(華語)





 

《作者》


鄧博仁

1969年生,攝影藝術創作者。從事攝影記者20餘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目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人與土地是他最關心的議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3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