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Cooloo Huang

複語術|田名璋訪談


採訪編輯/黃迦


〈複語No.4〉2018



Q:田老師目前有一個展覽「複語」正在中正紀念堂展出,這是一件老師進行多年的作品,請問「複語」這名字是怎麼想出來的?


我喜歡用表現的形式來做標題,例如系列作品「鏡界」,說明了實際的媒材之外,也帶有雙關語「境界」的意思,盡量不用太直白的講述單一的內容而侷限了觀者的想像。所以,「複語」也是一樣的想法,除了是複雜、複數之意,也有「腹語」的暗示;它反映了我對於街頭景觀、網路時代和個人狀態等的繁複感受,還帶有一種幽微的「腹語」之意。



〈複語No.10〉2019, 展場照



Q:為什麼長年做和家與童年有關的題材?這些題材如何鉤住你,可以談談你的生命經驗和題材間的關聯嗎?


可能跟個人特質和成長背景有關,我18歲之前在蘇澳老家長大,不曾搬家,也鮮少旅行,幾乎整個童年的印象就是蘇澳,山川河海是那麼地深植我的腦中。另外,我父親的榮民背景,他隻身來台,遠離家園,我想也影響我對於「故鄉」概念的形成。當然,年輕的時候,一直想回到蘇澳/宜蘭工作,不適應都市的生活,父母當時年邁想回家照顧等等,都跟會做相關的鄉愁、童年創作有關。除了對於故鄉家人的眷戀之外,童年的單純生活,相對於現在的繁雜,也是我想要在「想像中/創作中」回訪的動力。



〈童年〉2004, 展場照



Q:最早,在1997-1999年這段時間,你創作〈我們〉和〈自剖〉。在那兩件作品中,你透過黑白底片攝影的拼貼,把自己切成兩半,來描繪一種生命的不安與徬徨。請問從1999年到現在,你的生命經歷了什麼樣的蛻變和整合?在藝術上,你所尋找的有什麼樣的改變?又有什麼樣的不變?


這二十多年經歷了許多事,結婚、留學、生子、教職等,兒子的出生,讓我對於父親的過世有了新的體認,像是看到了生命的循環和意義。而父親在我小時候時常對我提到要回饋社會,也在這多年之後,在我身上開始發酵,所以開了「好地下藝術空間」,多了這份蠻重的工作,不過,當你了解它對你的意義時,好像就是堅持做下去就對了。



〈三萬里〉2004, 展場照



在藝術上的追尋,好像沒有太大改變,只有這些年來,開始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逐漸認識與認同,開始進入街頭拍攝,想要仔細觀看熟悉的大街小巷;就是從原本的個人自拍創作,轉向觀看台灣社會,雖然說是由內向外,但是對我而言這觀看感覺還是向內,我覺得這是因為認同的緣故,走到不同的鄉鎮,是帶著一種熟悉感在拍攝。另外就是除了個人的創作之外,也希望可以協助有志創作的朋友們。



〈「我」們〉1997



Q:從英國回到台灣任教之後,你的創作從來都沒有停過,那個你不間斷想在創作裡發現的是什麼?


創作的每個階段只是在體會當下的反應、啟發,因為鄉愁的主題在生命中太過強烈,所以在生命中持續不斷地出現。藉由創作想要發現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還有就是個人存在的意義。



〈複語No.3〉2018

「複語」展場照



Q:可不可以談談這次中正紀念堂佈展的過程?是先用電腦都排好,直接照著設計圖去佈展,還是一邊實驗一邊佈展?


這些組合式照片,先從挑選照片開始,再來印出大量的小張照片,然後再實體篩選和排列組合,完成初告後,再進入電腦裡面規劃。在這次的展場規劃,也先做了小型的展場立體圖。至於每組作品,都是先有確認的施工圖,用類似XY軸格子的概念,將牆面每隔10公分做上記號,然後再用座標的概念,電子水平儀打垂直水平線,一張一張貼上去,一共貼了189張,真的是不小的工程。



〈複語No.12:望〉2019



Q:作品〈複語 No. 12:望〉 中,有兩個很具代表性,被你拿來做展覽DM的影像,它們分別是神像的臉和老婦人的背影,在展場中兩者互相對望。請問神像和你生命的關係?能不能與我們談談靈性對你創作的意義?


其實這件作品應該是再連結回鄉愁的議題上,透過老家附近的大佛、母親在老家前的背影,其實這樣的觀看,期望透過創作,將個人對於母親的關照寄託在一種更高層次的對象(大佛)之上,在創作中完成我在現實無法完成的事,我想這是很個人的理由,不過也期望觀者有自己的內在想像。


我個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這尊大佛是在老家附近的山上,因為祂在戶外,所以幾乎就是童年很熟悉的一個對象,常會在大佛腳下玩耍,反而因為這樣而沒有太強烈的宗教感受。至於靈性與生命探索,我個人比較是對於藝術創作的探索,在藝術創作裡,可以漸漸地認識自己,也讓自己有創意和翻轉自己的想法,對我而言,創作的活化大腦作用,帶來新的啟發,我時常覺得那是我另類靈性的開啟。



〈複語No.8〉2019



Q:請問你怎麼敘述〈複語 No.8、No.9:桌書〉series中,照片和照片間的連結?那個使照片與照片能被歸納、被視為同一series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這次展出是由兩個小個展結合起來,在第二次的「複語+」裡,我開始思考打破閱讀的方式,除了前一次個展「複語」裡的如網絡般的組合式照片,我在想照片還可以怎麼閱讀,所以也就發展出〈複語No.9:桌書〉、〈No.10:T聯畫〉、〈No.11:我的幼稚園溜滑梯(2010, 2011, 2014, 2019) 〉和〈N0.12:望〉,這些系列帶入了線性閱讀、立體的閱讀、時間議題的閱讀、面對面觀看的閱讀等不同的閱讀方式,將「複語」的概念帶出關於「閱讀方式」的思考。



「複語」展場照



所以〈No.8〉還是維持網絡般的組合式照片,而〈No.9〉則是用了〈No.8〉的所有照片,再增加一倍的其他照片,總共74張,完全重新思考這些照片後,再編輯過成為書的線性閱讀,除了與〈No.8〉有素材上的呼應之外,也再提出線性閱讀與網絡般組合閱讀的議題出來,我想這是當初創作的主要動機。



〈複語No.9:桌書〉2019



Q:請問你的親密夥伴也是台灣重要的藝術家汪曉青,她在創作或教學上為你帶來最大的禮物和啟發是什麼?


馬上想到的是,1:對藝術的獨特見解,2:對藝術的執著,3:無比的毅力。這些都是讓我很欣賞的地方,而我們也這樣經常彼此討論和激盪,一同經歷了將近30年的創作生涯。



Q:請問教學為你的人生和創作,帶來最大的滋養是什麼?


就是看到學生的成長,雖然非常緩慢,並且可以分享知識,互相激盪,再來就是有人願意聽我說話!



〈複語No.11:我的溜滑梯2010, 2011, 2014, 2019〉2019


〈複語No.5〉2018



Q:你是一位非常有溫度的老師,很用心去看見每一位學生,這麼多年擔任教職,請問你內心深處期許自己教出什麼樣的學生?


有獨立思想的藝術家。我認為藝術是創造力的項目之一,它對於人生太重要,創造力會帶來思想上的啟發與反思,並且影響到創作者的人生,豐富生命,所以以藝術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這是我的想像。




田名璋簡介


自1993年從事藝術創作以來,長期聚焦在鄉愁此一主題上,探討個人離開「家」之後,對於土地和親人的思念。2010年開始探索自我的童年,回到故鄉挖掘孩時的記憶。2013年對於自己身處的台灣的街頭景觀有深切的體悟,認為是台灣人表現生存與創意的文化特色之一,開始系列的街頭景觀創作,儼然是一種對台灣文化是什麼的深刻提問,可視為作者回到自己的土地上,一解鄉愁及追求認同的過程。創作媒材主要以攝影與錄像為主,依據內容需求,會以裝置形式呈現。近年除了教學與創作之外,也投身在策展工作上,在校內推動自由場域創作的「東華角落藝術節」,校外則經營「好地下藝術空間」,做為個人創作與協助他人創作的理念開展。2007年取得英國Brighton 大學藝術創作博士學位,目前專任於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並為好地下藝術空間藝術總監。藝術家網站:http://tienartist.weebly.com/

 

黃迦

彰化縣員林人,法國國家高等藝術學校Villa Arson藝術系,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攝影及錄像。曾受邀至台法等地展覽,並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長達兩年於尼斯、馬賽及台東等地舉辦工作坊,邀請底層的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講述生命的故事。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32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