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從《雪蟲-何宇倫個展》看生死之境

文/黃楚涵

死亡,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個熟悉與陌生的領域。祂那無可避免且不可逆的特質,令人們覺得恐懼、禁忌、悲傷或者是敬畏,甚至也有人覺得很平靜、很浪漫。


其實我一直覺得,攝影是最接近死亡的媒材,因為將那些眼前不斷流動的世界,喀嚓一聲後,進入暗房或是輸出機,眼前所見者就永遠被固定在畫面裡了。除非是外力或天氣,圖像本身在經過定影後,就不會再改變。它的形式上似乎就這樣成為過去的一個標本,讓那段已逝去的記憶停滯在相框裡。




然而,死亡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時常伴隨著新生。經過死亡與新生的交替,才讓這個世界一直運作著。過去的消逝可能激發出新的想法和靈感,就如同印樣在紙上的照片能讓人引起共鳴,或是帶領人們前往不同的世界。好比荒木經惟的《感傷之旅・冬之旅》,將陽子生前、過世以及荒木日後的心境結合在一起,讓陽子一直活在他的心裡。




這次我在看何宇倫的個展——《雪蟲》,就感受著這般生死同時存在的情境。踩在培養土上,看著新生的蟲、枯萎的花、外公的肖像照,最後呈現一片虛無。在這過程中,似雪蟲的紋路放相在相紙上,伴隨著觀眾飛舞。雪蟲是一種棲息於北海道的昆蟲,在十月時會成群飛舞,尋找著適合產卵的地方。當牠們產卵後,就會立即死去。這啟發了何宇倫,他說:「牠們知道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就像是我外公說他準備好了一樣。」雪蟲接受了自己的將死是為了後代的新生。




也許是生命之中冥冥安排好的任務,一旦接受且遵循著這個任務走,並完成它,就有種「我準備好了」的覺悟吧?如果荒木選擇不去接受陽子的任務,或許他沒辦法完成《感傷之旅・冬之旅》這本巨作。而這樣的任務時常伴隨著生與死,不論是物理上的死,或包含精神及價值觀的死亡與重建。而人生中那些經歷重組的過程,如果能經由照片紀錄下,那會是更動人的見證。




《雪蟲-何宇倫個展》

展出時間:2019 / 12 / 28 (六) - 2020 / 1 / 12 (日) 

     週日 - 週三 1000 - 1900,週四 - 週六 1000 - 2000

展出地點:田園城市生活風格書店 - B1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40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