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從電影看攝影(Ⅱ)——電影的時空

文/黃楚涵   


Photo credit: Stephen Shore

 幾年前擔任攝助時,當時的攝影師說:「要怎麼打造出客戶所想要的景是最重要的,等到場景佈置好,才會測光,最後才輪到相機上場。」同樣在電影中,場景的地位不僅能襯托出角色們的生活及互動的氛圍,更是建構整個故事的文化及價值觀。


 最近上映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帶著觀眾們重回剛解嚴時的時空背景。我們可以從當時的音樂、道具擺設、色調、流行的事物、角色們的衣著、整體的環境來拼湊出當時的文化背景及氣氛。在片中,可以從call機、點唱機、《胭脂扣》的電影海報、放映室等大致了解當時的流行與生活;而隔開男女校舍的鐵網、蔣經國的謁陵、反同標語等,則暗示著這段期間在邁入新政權的過程中,依舊存有著過往的社會風氣。


這些場景在昏黃、暗綠的色調、特寫鏡頭與狹隘的空間交融中,呈現出在浪漫、不安定、衝突的背景下,有著青澀又壓抑的戀愛故事。以下圖的場景為例,是在張家漢的家中,其中張家漢的背景是室內的擺設,和不是家庭成員的 Birdy 站在可以看到室外的景前;這兩塊背景中間隔著一條界線,並被拼在同一個畫面裡,一個相對偏冷色、暗沈,另一個則是暖色、光亮,更強化了衝突的張力。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劇照|氧氣電影

 除了過去的歷史,將道具、場所和佈景活用,亦能打造出一個假想的時空背影。影史經典之一的《第五元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會飛的交通工具、高聳密集的摩天樓、幾何形的市內裝潢、鮮豔的色調、復古又前衛的服裝、以及祭壇等,除了讓觀眾感受到在那時空的人們,生活在充滿豔麗顏色與刺激的環境,卻多了一些限制,像是駕車安全的點數以及違禁品盤查等。即便在多采多姿的高科技世代,仍有很多事物的本質不會變,如 Diva 的演唱會中,環狀的巨大座位廳,配上 Diva 身後的地球背景,圓形對圓形、紅色對藍色,將整個表演襯托的莊嚴又夢幻,顯示人們對於聲樂和藝術的印象依然是莊重與美的;而在結尾, Leeloo 從 Zorg 的無情攻擊以及單字“war”的搜尋結果,在原本對人性已經失去希望,後來被 Korben 感化,他們在祭壇正中間相擁相吻,從天上打下來的自然光,被四聖石圍繞、 整個場景營造出一種純潔與治癒的氛圍,似乎在那時空的人們,仍相信愛是救贖。

《第五元素》劇照|哥倫比亞影業

 如何從平面的攝影作品中,去探索立體的現實世界呢?曾與普普藝術(Pop Art)先驅 Andy Warhol 共事三年的 Stephen Shore,漸漸開始去觀察著生活周遭的環境、招牌等,並去思考如何以攝影這項媒材來進行創作。在他的《American Surfaces》攝影集中,他記錄了每一天吃的飯、住的飯店、遇到的人、去了哪裡等,這樣重複類似的照片集結成一本攝影集,似乎就是在告訴觀者,我們就是生活在一個有著這樣的食物、這樣形狀的馬桶、這樣顏色的建築、遇到什麼樣的人們的世界。


而普普藝術的精神,即是透過觀察與拼湊,並以重複、吸睛與大眾化的方式進行創作,來反映在機械複製與消費型態改變的時代下,所流行的事物與文化。而在他的《Uncommon Places》攝影集中,則是將範圍擴大到街景及公路旅行,帶領著大家來到八零年代的美國,建築、街道等構成了工整的幾何形,以多變的線條及飽和的色塊,在藍天下拼貼出屬於當時的市容與地景,也為彩色攝影史寫下重要的一頁。

Photo credit: Stephen Shore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將照片中時空的概念去除掉,並建構出一個超現實般的世界?杜塞道夫學派(La photographie à Düsseldorf)的攝影師們就在探討著:有血有肉的人類,是否能以最客觀、精準的方式,在難以辨認時間的光線,如泛光,搭配著沒有太多細節的背景,去拍攝眼前的人事物,那種非常純粹的「肖像」及「本質」?在德國的攝影藝術家Ursula Schulz-Dornburg 《The Land in Between》攝影集中,她行走於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亞美尼亞等國交界處,記錄其中的臨時住宅、公車站牌、景與人等。有的斷壁殘垣,早已看不出原本的模樣與功用,佇立在荒原上,就像是置身於外星球一般。單看這些照片,它們就像是靜止在一個真空、沒有時間流動的不知名地帶;但若真的去研究這些廢墟的地理位置與歷史用途,則會看出這些經由歲月所留下痕跡的建物,可以去想像當時的人們設計、建造出它們,而它們也曾為人們遮風避雨,然而現今被遺棄了。它們看似沒有時間的流動,卻見證了時代的變化。

Photo credit: Ursula Schulz-Dornburg

 無論是現存的文化,抑或是獨創出的時空,都是人類和這個星球互動的軌跡。因此無論是現場取景,或是打造出一個新的景,都是在影像中複製、保存及創造出某個時代下的故事。時代與人的交織,就是生活。


 電影透過哪些語言,在人與人、人與時空的碰撞下,產生出情境?而如何透過影像在生活中,表達出其中細微的情緒與事件?請待下回分解。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15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