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從電影看攝影(Ⅲ)——電影的情境(Ⅰ):恐懼

文/黃楚涵   


恐懼幾乎是所有負面情緒的核心,當我們受到身心上的威脅時,我們會以憤怒、尖叫、笑、退縮等,來掩飾或釋放恐懼的感覺。在看到一些社會案件時,我們會害怕自己會不會也遭遇這樣的事;身邊的人遭逢意外,我們會難以接受,因為太可怕了;即將要接觸陌生的人事物時,我們會遲疑,因為不知道前面有什麼。恐懼會讓我們思考,如何避免與面對生活上的壓力;亦會讓我們躲起來,好像看不到它就等於它不存在。因此許多電影很喜歡以恐懼來描繪各種不同層次的恐懼,因為它能帶動人大部分的情緒,亦能給予故事許多精彩的轉折與內心戲。

《無聲》劇照|CatchPlay

《無聲》是一部能引起人恐懼的電影,一來是電影本身的劇情與聲光,二來是故事題材來自真人真事。電影中,音效和音樂的交織,將觀眾拉入這些無法出聲與不出聲的人們的困境,使得觀者一同感到震撼、無助與心痛。除了成功的音樂音效,要如何透過影像來傳達出不安與恐懼的感覺呢?第一個讓我感到不安的場景是張誠(男主角)剛搬入宿舍不久的晚上,他睡不著,便走出了房間。走廊在搖曳的樹蔭下,顯得很陰森,使得獨自在走廊上的張誠,因為聽到奇怪的人聲而露出不安的表情;不安的表情配上背景的樹蔭,更凸顯出在未知的情況下,恐懼油然而生的感覺。

《無聲》劇照|CatchPlay

這個畫面讓我想到Henri Cartier-Bresson(布列松)的一張照片,內容是一個在抽菸的男人,他穿著一身黑,站在兩排只剩枯枝的行道樹中間,畫面讓人不禁覺得,這個人內心好像很糾結似的;他身旁交錯、扭曲的樹枝,與高雅、整齊的衣裝成強烈的對比。也因為這張是黑白照片,暗部從畫面中先放射出去,那個黑似乎就要將觀者一同包住。兩側行道樹所透射到遠處的消點,剛好與男人的頭部重疊到,在視覺上有種兩側的樹木往男人頭上擠壓,像要戳進他的太陽穴,增加了觀者看待照片中男人的壓迫感。

Allée du Prado, Marseille, France, Henri Cartier-Bresson

《無聲》除了由光影的圖像所營造的氣氛,也有很多暗示性的畫面所鋪陳出懸疑的情境,最後堆疊出衝擊性的畫面,來激起觀眾的心情。在第二場公車戲時,張誠發現貝貝(女主角)不在座位上,座位上只剩下孤伶伶的背包。搖晃的公車上,引擎轟隆轟隆作響,他前後張望,沒看到貝貝,座位的最後一排倒是掛了幾件體育服裝,他開始覺得很不安。看著眼前暗色的服裝,後 面到底是什麼?於是便前去掀起,發現了令人震撼且心碎的事實⋯⋯而最後,鏡頭帶到小光,他伸出食指堵在嘴前,發出「噓⋯⋯」的一聲。在這樣一層一層的堆疊,到了衣物被掀開的那一幕,所鋪陳的情緒一觸即發;而後小光笑著比出那樣的手勢,好像這一切是再平常不過的事的感覺,讓人除了震驚外,也不寒而慄。為什麼小光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可以讓人覺得這麼不安呢?當我們自覺熟悉或是對一件事物的既定印象,突然出現了它「照理說不應該」會有的東西,我們的就會感到不自在,例如小光覺得我們視為犯罪的事是可以讓他發笑的、日常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恐怖電影喜歡用娃娃,因為娃娃本來應該是讓人感到舒適的,但當這層印象被摧毀,比如說它突然醒過來殺了人,或是看似天真無邪的臉上多了鮮血,這就不是我們平常對於娃娃是可愛的、療癒的印象了,所以我們會覺得很害怕。

《無聲》劇照|CatchPlay

平面攝影雖不會動,但可以透過構圖、細節、尺寸等襯托出臨場感,來讓人感受到其中的震撼。擅長敘事攝影的加拿大攝影師Jeff Wall 所拍攝的 “Dead Troops Talk”(1992)除了以229 x 417 公分的巨幅燈箱來呈現出戰場的慘烈,其中屍橫遍野的景象,配上「殭屍」士兵們的嬉鬧,這兩種衝突的景象,讓照片呈現出既陰森又帶有黑色幽默的色彩。在一旁不同陣營的白衣士兵正休息著,對比著這些像在掙扎、像在苦中作樂的亡兵,似乎正講述著一個事實:這些士兵再也無法威脅到他了;但有趣的是,亡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竟然比還活著的白衣士兵還有生命力。因此這張給人的衝突感有:慘烈的戰況和玩樂的亡兵、乾淨沒受傷的士兵與斷肢殘臂的亡兵、靜止的士兵與生龍活虎的亡兵等,這些衝突凸顯出戰場的無情,剝奪了這些還想活著的亡兵性命,他們成了殭屍卻只能自娛娛人,無法再和這個世界有所連結。

Dead Troops Talk (A vision after an ambush of a Red Army patrol, near Moqor, Afghanistan, winter 1986) 1992, Jeff Wall

因此,影像若要創造出恐懼的氛圍,除了利用環境物件遮擋畫面中的主要被攝者,或是環境中的陰影面積大於被攝者;以及在構圖、顏色上,有著不合日常的衝突,便會讓觀者覺得少了熟悉感與完整感,因而感到恐懼。一旦少了對熟悉的人事物印象的依賴,並衝擊到大腦的認知,我們就會覺得不安全。


(編輯/王姿佩)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10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