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一影像

生命所譜出的藝術/《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觀後

文/黃楚涵   


《藝術家在現場》照片來源:MoMA


本書是由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撰寫她的自傳。從童年的家庭背景、創作的啟發與過程、和烏雷(Ulay)間的羈絆、以及透過旅行和創作,逐漸探索自己的經歷,非常真實的與讀者們分享她對藝術和生命的看法,以及她過去的痛苦與不快的回憶。這些看似傷痕累累的際遇,構成了瑪莉娜這個人,以及她的藝術。


《節奏十》照片來源:Sean Kelly Gallery


在瑪莉娜的人生中,經歷了許多痛苦,如家人嚴厲的體罰、意外造成的傷害、親友的死亡、愛人的背叛等,每一次的痛苦,都讓她對自己,以及這個世界有更深的體悟。她認為,「疼痛就像一種通往另外一層意識的神聖之門。當你抵達那扇門,另一個境界就開啟了。」(p.98)在她演出《節奏十》時,那些刀不斷的刺到手指的痛處,讓她進入到一個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狀態,並一面感受著自己所帶給自己的痛苦,也一面感受著觀眾們的參與。藝術家、行為藝術與觀眾,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連結,這個連結讓她意識到她是自由的,對自己的身體和表演的氛圍,有絕對的自主權,她可以在表演中,做出任何她想要做的事,並從觀眾的注目下,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而當瑪莉娜將這樣的自主權交付於他人時,她對自身的存在也有了新的體悟。在表演《節奏〇》的過程中,她將自己全身麻醉,並允許觀眾任意運用她所準備的道具,對她進行任何事。她發現當她不發一語,任憑觀眾們在她身上寫字及傷害時,她的存在對觀眾來說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個「布偶」,觀眾則成為了行為藝術的表演者;而當表演結束後,觀眾們才意識到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落在一個活生生的人的身上,並受到很大的驚嚇與罪惡。透過將主導權與恐懼傳遞於觀眾,瑪莉娜從無法自由掌控自己的狀況下,從對於痛苦與死亡的恐懼中昇華,並冷靜的觀察自身與觀眾間的關係,感受到只要是人,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這件事。


《節奏〇》照片來源:MoMA

而與烏雷合作,則是考驗著彼此的默契與信任。不論是一同禪修、旅行、表演和交往,一同經歷過最窮的時刻、探訪觀光客不能進入的部落、探索著夢、自然與自己的傷痛、相處間的契合與背叛等,並運用表演,道出了彼此間的羈絆。他們的合作表演,如兩人裸身衝撞著彼此,代表著他們的相遇而碰撞出火花的《空間中的關係》;如在不吃不動不交談的情況下,看到另一半神聖光環的《藝術家的黃金發現》;如彼此拉著弓弦,將箭矢對準著瑪莉娜考驗著信任的胸口的《靜止能量》;以及最後與烏雷從長城的兩端走向彼此,並雙雙離開彼此的關係的《愛人——長城行》。在這些表演中,除了表達出他們的愛情一開始就像電光火石般的發展,會覺得對方是神聖的,亦是另一個自己;但也延伸出表演所帶來的疲憊與他們奔放的個性,而帶給彼此傷害與不信任;最終成為彼此生命的過客,在漫長的人生中碰到了彼此,相續而再度成為孤身一人。


《靜止能量》照片來源:MoMA


瑪莉娜在這段感情生活中,體驗過不少的失敗。她喜歡去嘗試各種可能性,並從各種失敗中,踏入各種不同的領域和學到新的事物。在與烏雷結束關係後,她整頓了自己、修行、搬離了有烏雷的城市、鑽研不同形式與媒材的創作與開設工作坊。而這段期間,她的表演開始偏向檢視自己的屈辱和探討生與死,以及清理自己。如《妄念》中她在老鼠群中吃著生洋蔥,講述她所謂的幸福圖像的故事,表達出她的家庭所帶給她的暴力與缺乏關愛,讓她覺得很羞恥。在《有海景的房子》表演中,她在台上禁食,僅以喝水、上廁所及淋浴度過,過程中除了全程專注在自己的表演,並不時鎖定觀眾的目光,來與觀眾進行深度的連結在這場毫無隱私的表演中。瑪莉娜藉由淨化自己,將這份能量感染於觀眾,來讓觀眾從九一一的傷痛中,思考和覺察著自己的存在。對瑪莉娜來說,越是將自己的生活簡化,並去直面自己的恐懼,越能跟自己有著深度的溝通,並清理自己。因此在她開設的工作坊中,要求學員們在沒有食物和誘因的環境下,能發掘到自己的更多面向,來讓自己有所啟發。


《有海景的房子》照片來源:MoMA


2010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特約策展人——克勞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向瑪莉娜提出在 MoMA 的回顧展的籌劃,藝術 家必須要「出現在每一件作品裡,或是重新建構表演作品。」的要求(p.317),並建議瑪莉娜以「面對現實生活樣貌」來發想。當時經歷二度失戀的瑪莉娜,決定籌劃一場為期三個月,每天面對的不再是烏雷或是其他的情人,而是觀眾、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表演,這場表演即為《藝術家在現場》。


在她整頓好失戀的情緒,並嚴格調整自己的生活飲食後,她便開始了每天固定不動的坐在同一個位置,讓一個個觀眾坐在她的對面並與她沈默的對視。觀眾所感受到的,是一位經歷過許多痛苦的、極端表演的、不停地與情人互相背叛、從許多國家和民族精神吸取養分的、有缺陷但屹立不搖的藝術家;而藝術家所感受到的,則是「一種為了現場的人們而存在」的信任感。因為雙方都存在,才能給予彼此深度的心靈交流,互相傾訴著精神上的依託,最終發現,雙方都給予著彼此滿滿的愛。對瑪莉娜來說,《藝術家在現場》已經不單單只是行為藝術,她感受到「藝術必須等同於生活——藝術必須屬於所有人。」(p.340)它和人與人之間的生活一同呼吸與共振,並透過愛將人們的心靈連結在一起,更是領悟到自己成為他人必須的存在,以及將自己奉獻出去的意義。



瑪莉娜迄今的人生走過許多跌宕,但每次的挫敗,都讓她對自己和藝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不同的國家與民俗文化,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從不同的關係,感受過親密與決裂;從原住民、法師和薩滿身上,沉浸於大自然和自我淨化;從對自己身體和恐懼的解放,延伸到分享行為藝術的精神給全人類。除了《凝視瑪莉娜》、《瑪莉娜:巴西奇幻之旅》的播映外,她透過 Kickstarter 的募資,成立了MAI(Marina Abramovic Institute,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與各類型的機構、行為藝術家合作,使得藝術可以與公眾分享,讓人們從藝術中去體驗到,日常中人與人之間的愛與聯繫。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54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