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藝術動人之處在於內涵 『技巧』應是為美的存在應運而生

作家相片: 一影像一影像

文/鄧博仁

《江賢二在《銀湖》系列當中,將他對銀湖的具體印象,轉化為高度抽象化的畫面。他以劇烈的明暗對比,營造出強烈的視覺反差。觀者在幽明之際,在水天互映、雲氣與湖面交相運作之間,目睹了一幕幕波瀾壯。(翻攝於北美館展覽現場)》


前陣子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觀看《江賢二:回顧展》,這是藝術家從1960年代至今,包含旅居歐美30年、1999年返台後於2008年定居台東的創作歷程。因其遷徙移居的生命經驗,在美國所受到的視覺震撼,引導著藝術家開創出風格迥異而視覺語彙多元的系列作品。


整個展場依主題分為九大區,讓觀者有脈絡地觀賞完整且壯觀的作品。


展場中播放著江賢二受訪的影片,他回憶起有許多人曾請教他關於「技巧」的問題,他說:「『技巧』是為了藝術家内心的『美的目的』而服務的,它本身沒有獨立存在性」、「一件好的藝術品,技巧不是從别人那邊學的,所有的技巧都因為『作品想達到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精神高度』而產生;技巧是為此目的自然應運而生。」


《將音樂的聽覺轉譯為繪畫的視覺,江賢二以法國作曲家德布西(1862-1918) 的鋼琴曲為觀照對象,創作了《德布西一鍵盤》系列。(翻攝於北美館展覽現場)》


江賢二對於技巧的解讀,讓我聯想起由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舉辦的「第二屆公益傳播獎暨國際論壇」,我有幸參與此項活動擔任工作坊指導老師及攝影比賽評審。一路從工作坊挑選10組團隊進入決選,最後再選出前三名及二名佳作。我從過程中觀察,許多參與學生目前最在意的是「技巧」如何精進,或是如何在整組作品中做出作品的一致性。最後進入前三名作品,我挑選的原則都不全是以技巧取勝,而是「內容」本身所呈現的感動。本屆活動,「影響力攝影家」分別由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團隊獲得第一名、中央大學學生團隊獲得第二名、台灣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團隊獲得第三名。


獲得第一名作品的作者之一簡必丞說起他拍攝後的心得,「我認為罹患這樣的病症,對於突然發病的家庭來說,無非是打亂了所有生活,但他們仍沒有放棄,還是一樣找尋其他出路繼續生活下去。」。他回憶整個拍攝過程,「團隊體會病友與家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保有距離的同情,而是一種生而為人的平等與尊重」。事後他更說明,雖只能針對團隊抽中的一個家庭個案進行拍攝,但社會上絕對不只這個案過著這樣的生活。獲獎當天,簡必丞向我說明,這次攝影經驗讓他們整個拍攝團隊深獲震撼與啟發,並決定將部分獎金捐給拍攝家庭。我想這正是愛的表現,攝影者心中有愛,作品自然會感動觀者。

《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團隊獲得「第二屆公益傳播獎」第一名的簡必丞、鄭宇程、朱皓,透過紀實圖輯,讓大眾走入小腦萎縮症病友的生活,促進社會認識。(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提供)》


記得1936年美國攝影師Dorothea Lange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接受美國聯邦農業安全管理局(FSA)委託,前往農村進行拍攝作業,其中拍攝到一件成為經典作品的《移民的母親》(Migrant Mother),讓她躍上國際舞台打開知名度,成為美國傑出攝影師之一。


《移民者母親》中,母親和兩個孩子待在工人帳篷外,等待前往修車的丈夫歸來的影像令人印象深刻,她捕捉了母親深邃美麗的眼睛裡透出的深深疲憊。這件作品於1941年被授予了古根海姆學者獎。她曾在1960年講述關於這件作品背後的故事,「我看見並接近這位飢餓又絕望的母親,就好像被一塊磁石吸引。我不記得我是如何向她解釋我自己或者是我的攝影機,但我依舊記得她沒有問我問題。我向她走去,沒有問她名字和過去,她告訴我她32歲了,她說他們靠附近凍壞的蔬菜和小孩捕捉來的鳥類存活。她告訴我她賣掉了她車子的輪胎去買食物。她靠在帳篷上,她的孩子坐在她四周,好像知道我的照片可能幫助她。所以她讓我拍攝,這就像是一種平等的互惠。」

《美國攝影師Dorothea Lange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接受美國聯邦農業安全管理局(FSA)委託,前往農村進行拍攝作業,其中拍攝到一件成為經典作品的《移民的母親》。(翻攝自Dorothea Lange攝影集)》


獲得第三名的團隊作者之一吳貴鳳回憶起參加工作坊及進入決賽的過程,認識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為了不同的理念目標努力,將人生活出不同色彩。


在拍攝過程中,我發現,並不只是記錄,而是可以成為美好的回憶,讓他人難以忘懷的溫暖,更甚者可以鼓動人心起而效仿,形成良善循環。這正是這個活動的初衷——運用媒體的力量為世界帶來美好,用正面的影響改變世界。」在拍攝完不久,被攝者就這樣地離開人間,從此這組照片也成為被攝者家庭用來回憶家人的最佳禮物,在告別式中不斷地播放著這些點點滴滴。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吳貴鳳、黃沛絃、林霓、李英琴,營造溫柔的氣氛取代以悲情搏版面,委婉地訴說照顧者家庭的訴求(中央大學公益傳播中心提供)》


大學時,老師曾告訴我,攝影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我以攝影作為終生職志,不知改變了什麼?但我始終知道,拍照是幸福的,尤其發現自己一直走在同一條路上。我更明確地知道,技術不是攝影的萬靈丹,好的紀實攝影作品,有時更接近文學,且會用多張照片說明如詩詞上的情緒,情節上的起承轉合。好的攝影者,該清楚自己的職責是什麼?盡可能地拍攝自己生長環境與時代的關聯性,且用圖像語言將所有看到想說的話,流利地說清楚。我相信,這應該是攝影的真諦。


 

《作者》

鄧博仁


1969年生, 攝影藝術創作者。從事攝影記者20年,攝影教學經驗10餘年,目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影像創作是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視攝影為第二生命。人與土地是他最關心的議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74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