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命留下的印記|楊佳馨

文/黃楚涵   

(《印記Imprint IV》,楊佳馨,複合媒材,石塊、鋼筋,25.5x17 cmm。攝影/楊佳馨)


「歲月疊加後的遺留物與記憶,是重新對生命經歷的檢視與陳述。」


在楊佳馨 2019 年腸躁症復發時,如同許多經歷過病痛的人們,她也曾思索著:「為什麼自己會這樣?」透過以極為暴力地篆刻將計日符號刻在鋼筋水泥塊上,表達對生病際遇的不滿與焦躁,創作出系列中第一件作品:《印記Imprint IV》。


(《印記Imprint IV》,楊佳馨,複合媒材,石塊、鋼筋,25.5x17 cmm。攝影/楊佳馨)


在那之後,她溯源思考到自己腸胃不好的起因——三歲時動過的兩次大型腸道整腹手術。因此她便以身體的疤痕,於腹腔有 15 公分長的縫合疤痕作為「外顯自身狀態」,架起相機,拍攝自拍肖像。


2022 年遭逢車禍後,楊佳馨開始有系統地爬梳自己的傷病經驗,並閱讀及思考私攝影所隱含的精神。像是從書籍《私攝影論》一書所探討的「所有的照片都是『私寫真』,都是從『私我』與被攝主體(現實世界)間的關係層層篩濾而成的結果。」啟發她探究攝影師、機具與被攝體之間的關聯;在作為創作者的角度時,則如何意會和意識「我攝影、攝影我、我攝影我」這整件事情。


楊佳馨耗時六年,將烙印在她生命的痕跡,結合攝影、複合媒材、手工書及錄像裝置等,劃分出「生、活、死、亡」四個象限,以自傳式的方式創作及展出她的生命故事:印物累季 ENGRAM。在病痛中,她感受著自己的存在、身體上留下的印記、以及感官與意識在其中真實和抽象的交錯,從中找尋著自己的生命素材。


(《印記 Imprint I》,楊佳馨,平面攝影,數位輸出至電木板,101x95x3 cm,2021。攝影/羅祥庭)

「創作過程的感受是不斷撕裂傷口的探詢。」


2022 年 2 月 6 日晚上約 8 點時,楊佳馨騎車行經路邊的坑洞時,不慎摔傷,整個人被甩飛了出去。當她被拋向空中時,她先感受到模糊而晃動的光斑和色塊衝進眼眸裡;再來摔落到柏油路的當下,看到的是一片全白。過程中聲音一直都聽得到。


(《So What? II》,楊佳馨,大圖輸出至PVC,160x196x1cm,2023。攝影/劉耀鈞)


墜地後大約三秒,她才意識到自己跌到了,並且在心中鼓勵自己:「沒關係,快起來。」然後翻身。當她的手撐在地面上時,感到左邊肩膀無法撐住書包,此時還不覺得疼痛。起身脫下背包後,她的頭開始微微暈眩;過一會兒,視覺才逐漸從晃動的畫面變回清晰。隨後,她試著抬起左手,刺痛感直接從撞擊處襲捲到大腦,她終於發現自己受傷了。


楊佳馨被送上救護車後,手的疼痛感持續加重,並延伸到脖子、背部等地方。被送到急診室後,手已痛到沒有知覺,甚至沒辦法在床板上移動。「所以放射科的人員是用板子移動我的身體,拉過去床板上的瞬間是捶心的刺痛。照 X-Ray 時我人是沒辦法躺直的,因為太痛了。」楊佳馨回憶道。


(《盒子 The Box》,楊佳馨,複合媒材,影像、鐵、木盒、石灰、紙、石膏、壓克力、砂石,33x24x10cm,2022。攝影/楊佳馨)


為了養傷,楊佳馨回台南老家,從中感受到家人的愛與親密,以及和他們聊起她的傷病史。過往父親都會跟她說 :「壞事不要一直說,會帶來壞運。」母親則是在乎楊佳馨如何感覺童年的過往。從母親的口述中,起初像在聽一個陌生人的故事,並且有一種毫無關乎自己的感覺。直到母親開始說起一次又一次的腸胃復原過程,她才開始回想自己小時候的狀態。


從自己對於疾病傷痛的感受與家人以往不主動提及「生病、死亡、不好的事」,得知他們背後的文化思維與害怕,以及發現母親的傾訴不但是一種治療,更是一種開導的過程。楊佳馨拼湊出自己更完整的生命史,同時也探討著他者和自我、公開與不公開,以及將情感傾注於作品上的過程、感受和思辯。


(《對話之後 After The Conversation》,楊佳馨,聲音裝置,Iphone手機、耳機,02’'02''47'',依場地而定,2022。攝影/賴沛雋、劉耀鈞)


在楊佳馨開刀後一週內,身體記憶與感受力最強烈時,開始創作《刺 Spine》作品。藉由車禍及術後「接受刺激」到「憶起刺激」之過程,她使用了大量的石灰、石膏、碎裂的磚瓦、石塊等,將粉狀的物質製成塊、再敲碎的狀態,很像是回應自身關於「損傷的身體」這件事。在手作中,她持續透過物料材質,抒發自己的身體經歷損壞、重新建構,再損壞、再重新建構的過程,同時探索「關於疼痛」與「如何感覺疼痛」這兩件事。「我想我的創作需奠基在影像敘事與個人經歷的敘事之上,並探索多感官的體驗,以及對於病痛經驗的感受、情緒、認知與經驗,最終將其積累、彙整、並持續書寫成個人的疾病歷史或傳記。」


(《刺Spine》,楊佳馨,X-ray印至賽璐璐片、石灰、石膏、磚瓦、 石塊、鐵釘,79.8x66.9x10cm,2022。攝影/楊佳馨)


楊佳馨多數選用的媒材與媒介,對應到的關鍵字是「損壞」、「重塑」與「再感受」等,也呼應到她的生命觀與人生觀。「有了一次的生病經驗,生病這件事就會不斷輪迴,並且以新的方式到來。如同我三歲開刀處於無意識的接受一切,往後的每一天,我必然感覺與承受生病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總有許多無以名狀的心情與狀態,楊佳馨會試著釋放自己的情緒並與之共存,再從中覺察自己的心境變化,並放大自己的身體感受與情感流動等,以此尋找令她感到陌生的感知。這是她創作時會做的事情,也成為她對生的渴望與活著的希望。她將這些想表達的情緒,結合常見的物料材質、媒材等,如同將許多的「點」,與彼此連結成更多的「線」,最後產生出創作脈絡的「網」。 


(左三作品 : 《印記Imprint II-IV》,楊佳馨,複合媒材,25.5x17.5x3cm,2019,右作品 : 《對話之後 After The Conversation 》,楊佳馨,Iphone手機、耳機,02''02''47'',依場地而定,2022。攝影/賴沛雋)


「每個人的手機相簿都是一部生活電影。」


從 2022 年起,楊佳馨提取身體的檔案、日誌式的生活影像作為創作題材時,她發覺影像、檔案對她來說不但是證據、印跡般地存在,更是輸出感受、想法及認知的開始。


楊佳馨習慣以手機拍攝、紀錄日常,探索攝影在其中的精神性、無意義性與純粹。然而在 2022 年車禍意外時,手機攝像頭摔壞,致使拍攝出的影像多為截圖或延遲的狀態。而這些影像恰好觸及到楊佳馨出車禍到康復期間的身心狀態:心急的、不安的、恐懼的。藉由擷取、拼接與串聯影像,她也慢慢地、溫和地去思考及整合自己的感受,並表露於具有親密的、私人的書頁中。最終將這些「損毀、模糊、晃動」的日誌式生活影像,於 2023 年集結出版一本藝術家書《So What?》。

 

(《So What?》,楊佳馨,藝術家書籍,紙、角釘盒、角釘,8.5x16.3x4.5cm ,77 pages,2023。攝影/楊佳馨)


楊佳馨將個人的手機相簿公開並編排為經摺裝書,增添上翻、下翻、上下並翻的摺頁,以紙上展場反思生活狀態。在編排上,她去除故事與意義,以新的敘事結構呈現混屯的生活狀態。這讓觀眾得以用中性的觀看方式開啟閱讀體驗,藉由不同翻閱方式去重新認識、感受及體悟生活。而「生活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楊佳馨並未於作品中定義,而是希望能啟發觀眾思考:「你感受『生活』的什麼狀態?」


從整理這些模糊照片的過程中,促使楊佳馨更進一步地去思考,以及定義由機具延伸出對於生活的「看見」。錄像裝置是 2022 年車禍事發時的行車紀錄器前、後鏡頭影像,她將其剪接並公開播放,使得這段錄像停留在「還原、再現」的證據。X-Ray 雖是由醫護人員所拍攝提供,但影像內容就是她自己身體的檔案證據。而自拍肖像則是除了證據以外,闡述感受的另一種詮釋。



(上:《劃Gash》,雙頻道錄像裝置,投影、機車坐墊、搖椅彈簧、木作、鐵,03’’15’',依場地而定,2023。攝影/賴沛雋)

(下:《鈦 Titanium》,楊佳馨,現成物,鈦合金鋼板,12x5x0.2cm,20233。攝影/賴沛雋)


「『自拍』的定義是攝影者進入取景範疇中作為被攝體,也是『攝影我』的一種方式。『自拍自己的身體』是全然的揭露自己,是暴力、原始以及不隱藏的方式,亦也隱含表現慾,我想這是相輔相成的創作動力。」楊佳馨將自己身體的外顯狀態經由拍攝、印刷、成列於牆面上,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重新凝視自己。這樣的過程讓她重新感受自己身心的狀態,因此她選擇以自拍肖像作為創作病痛經驗的第一件攝影作品。


「我覺得創作不需要去侷限單一媒材、媒介,而是如何取樣元素與之連結,成為創作才是至關重要的。」透過不同材質與機具表達自己想法,並在實作過程中,她持續地自我辯證,讓作品有失敗再重新來過、不公開的可能。 


(《混屯地域The Chaos Abyss——直至回到人間Come Back Down To Earth》,楊佳馨,依場地而定,150x228cm,2024。攝影/劉耀鈞)


「既揭露我又隱藏我」


2023 年 10 月再骨折之後,楊佳馨在康復期間,便開始進階探討何謂「生活與死亡」,且於佈展期間再次梳理自己創作時,重新尋找「病痛經驗」的核心。爾後,她將其區分出能與生病、疼痛串連的四個象限:「生、活、死、亡」。「生」是生病時她對「生存」的渴望;「活」是生病康復期間對「活著」或「好好生活」的希望;「死」是身心、肉體及人的終點都是「死亡」;「亡」是她會害怕死亡後靈魂無法感覺世界,是一種對「消亡」的焦慮。 


(《混屯地域The Chaos Abyss》系列,楊佳馨,大圖輸出至PVC,依場地而定,2024。攝影/賴沛雋)


傷痛、疾病對大多數人來說,幾乎都是難以啟齒且承受的。無論是在病床上忍受著身體的無力感與不適、反覆地檢查與治療過程,以及癒後可能帶有的後遺症等,它們所印在身上的疤痕與印記,都透露著身體曾有過一個個不健康、不正常、自卑且恐懼的故事。或許這些故事在社會上,是需要被好好地保護和隱藏的存在;然而對於楊佳馨來說,透過梳理她的「病痛經驗」,以及將此主題奠基在「如何感受疼痛、生病與靠近死亡」這三件事,能傳達出痛苦是一種可以賦予人們力量的否定性力量。


「在加速的社會中,我想提及那些被忽視及遺忘的力量,思索它將會帶來什麼模樣的生命狀態,以及從『他者』及『物件』中,抽絲剝繭地爬梳自己對病痛經驗的際遇與記憶。而這一切皆是自我重新對生命型態的檢視與陳述。」公開私人的檔案,或許是一種殘暴的見證吧?但那同時也是楊佳馨與自己相處的過程,在新的啟發與舊有認知的摩擦下,持續地昇華自己。 


(由右至左作品為《08773545 I——2022 & II——2001》、《對話之後After The Conversation》、《印記Imprint I-IV》系列、《刺Spine》、《盒子The Box》以及《鈦 Titanium》的部分影像作品。攝影/賴沛雋)


策劃展出的過程中,她不斷地自問:如何公開、公開多少,以及公開給誰看?因此她將可公開的部分與無法表達的私人感受,劃分成不同的象限座標。比如說疼痛和本能的情緒反應,她判斷為隱私而不公開;但像病歷在醫療機構中,都是可以被不同院所的醫生調度查看的,所以她並不認為它們是需要到被隱藏的地步。


如《08773545 I——2022 & II——2001》以裝置形式懸掛於牆面或戶外空間。重複塗抹刷白的過程,即便去除了部分的病史症狀,卻更加凸顯出病歷中難以抹滅的重要信息。紙頁因現場空氣的流動而隨風飄逸,與沉重的私人病歷產生對比,呈現出楊佳馨即便經歷過如此痛苦的過去,卻又能如此謹慎且輕柔地接住所有,誠實地面對與分享自身的病痛經驗。  


(《08773545 I——2022 & II——2001》,楊佳馨,紙、壓克力、木板、釣魚線,170x250x5cm,2022-2023。攝影/賴沛雋、劉耀鈞)


楊佳馨在展場與人們的交流時,像是開啟一段又一段的私人對話;在這些對話中,同時感受著自己正在產生新的想法。有位觀眾和楊佳馨分享他也曾因車禍而骨折,甚至和楊佳馨的受傷部位一樣,使他看作品看得很出戲,卻又能瞬間理解身體感,因此評論這檔展覽「充滿了刺點」。這讓楊佳馨感受到,影像的魅力,或許就是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吧?


有的觀眾則會直覺地將楊佳馨的作品歸類為猶如蘇菲・卡爾(Sophie Calle)、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等藝術家,是「以女性角度描繪傷痛」的作品,而楊佳馨的確是以「傷痛、女性」作為創作的起點。然而,她並不會特別思考自己被歸類與否,但會聆聽與嘗試從中抓出共同點,思考著創作的可能性與方向。「我似乎還沒有那麼偉大地去定義自己對於女性的、創作傷痛的藝術家是什麼模樣。不過可以確認的是,以『疼痛、疾病、生病』的命題為題來創作,是一直都有的創作方向,並且我也屬於其中。」


母親則認為楊佳馨在 2022 年車禍骨折後,開始不斷創作是一件很有勇氣的事情。當母親看到她很有勇氣去面對時,很是驚訝且心疼。儘管對於楊佳馨的作品感到害怕,依然鼓起勇氣,把展覽用力地看完。最後對她說 :「其實妳有很多想法誒!」這讓楊佳馨笑了出來。 


(楊佳馨於個展開幕導覽時向觀眾一一介紹作品。攝影/賴沛雋)



藝術誕生於創作


在這段創作之旅,楊佳馨感覺自己的感受從指尖流過,藝術也隨之自然地延展、散發而出。「多數沒創作的時候,我會逃避感受自己的感受;但在創作的當下,我會透過大量手作的時間,去思考、解離、攤平、區分以及彙整我的狀態、感受、情緒與認知等;最後在創作過程中,產生出新的感受和態度。這也是我期盼發生的。」


猶如美國畫家 Robert Henri (1865-1969)曾說的:「創作藝術並不是目的,而是要身處某種奇妙的狀態中,這種狀態使得藝術必然生發。 」




 

藝術家簡介

  


 

藝術家楊佳馨於 1999 年台南出生,目前創作生活於台北。

 

透過攝影、影像裝置、藝術家書等多元媒材、媒介分享「病痛經驗與其創傷」之課題,由疼痛、印痕與其延伸探索身體、影像經驗、材質、物與空間的連結,反思病痛經驗與創傷所帶來的感性敘事、片面感知、身體感與多感世界等面向,以及疾病記憶與現實狀態等生命課題。


2023 年出版第一本藝術家書《So What?》。2017 年雙雙榮獲全國大專院校攝影比賽,以及全國高中職攝影比賽——【小題大作】的金獎。2022 年作品參展於第四屆 1839 攝影獎【過去是新鮮的】,並榮獲優秀獎、第四屆台南國際攝影節【攝影上桌 Photo Go ——連結】、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第 28 屆畢業展【降雨機率】等聯展。2023 年參展於第九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紙上空間——集美·阿爾勒圖書展】及第五屆台南國際攝影節【攝影上桌 Photo Go——攝影上桌】,兩者皆榮獲評審獎。同年也參與聯展於台南生活美學館、新竹 Nyx Art Station 藝術空間。2024 年首次個展《印物累季 ENGRAM》於1839 當代藝廊。


 

展覽訊息


▍《印物累季》楊佳馨 創作個展 <ENGRAM > CHIA SHIN YA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2024/04/12-2024/05/19

地點|1839當代藝廊(大安區延吉街120號地下樓)

開放時間|週二至日 11:00-19:00

▍藝術家導覽|4/14 (日) 14:30

5/18 (六) 14:30、5/19 (日) 14:30

藝術家|楊佳馨Chia Shin Yang

▍藝術家座談一|4/20 (六) 14:30-17:00

題目|策展概念、創作核心分享

主持人|馬立群 Li Chun Ma

對談人|楊佳馨 Chia Shin Yang、李旭彬 Hsu Pin Lee

▍藝術家座談二| 4/27 (六) 14:30-17:00

題目|創作過程中的私密地帶

主持人|邱奕堅 I Chien Chiu

對談人|楊佳馨 Chia Shin Yang、馬立群 Li Chun Ma、蔡胤勤 Yin Chin Tsai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12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