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評論:黃楚涵
(《山中之石, 石中之山》尺⼨依場地更改,⽯頭、⼤理⽯、⽊頭、紙張、感光乳劑、複合性⽔性樹脂,拍攝於倫敦 Back Room Gallery, 2022。照片提供:鄧安庭)
照片作為物件,物件作為照片
鄧安庭在英國研究攝影與雕塑之間的關係時,以法國雕塑家 Constantin Brâncuși 拍攝自己作品的照片為起點。她發現在這些照片中,Brâncuși 除了採用柔和而平均的光線外,他也會運用聚光,或是藉由強烈的光線穿透窗框,使其輪廓映照在銅製雕塑上。作品在高對比的光影「再雕塑」下,呈現出現實中難以再現的樣貌。這使得鄧安庭開始好奇雕塑家在拍攝作品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思考著當作品無法在現實生活中達到照片所呈現的效果時,這些照片是否為雕塑家心目中的完美雕塑?而它究竟是雕塑還是照片?Brâncuși 激發鄧安庭進一步地探討:照片是否可成為一件有別於紙張的藝術品,而這件作品能否同時也是一張照片?並創作出《山中之石,石中之山》系列。
在照片講求校色精準且可重複印刷的時空下,鄧安庭反其道而行地將難以控制的感光乳劑(liquid emulsion)塗抹在現成物與雕塑上後,於暗房曝光顯影,使得照片變得不可複製且不完美,成為一件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感光乳劑對我來說,就像在畫一張畫。從塗布再顯影的時候,它的材料質地都在變化,因此你根本沒辦法印出完全一模一樣的照片。在這過程中,我彷彿在攝影裡面找到一個開口——攝影的反向。」對於感光乳劑,她如此描述著。
感光乳劑使鄧安庭學會慢下來,以及不對許多事情抱持過多的想像和期待,讓她得以擁抱那些不經意跑出來的反應,並開始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從挑選筆刷和滾輪、決定使用哪一張影像印在哪一件材質上,到加熱、混合藥水、塗抹與晾乾,最後曝光顯影。假如失敗了,她便一再重複同樣的循環,每次印製過程都在鍛鍊她的心態。
(⼩風景(左),2022,7x10x1.5 cm,⽊頭、紙張、感光乳劑/ 樹、湖泊與⼭脈(右),2022 57x77x3.5m ,紙張、⽊頭, 感光乳劑。照片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在創作時,她並不會去擺拍,或是拍攝人物的故事。她傾向跟隨她的直覺,接受所有的可能性;或是在不期而遇中,找到作品和媒材間的連結。如她在倫敦撿到的一小塊大理石,使她想起過去在台灣與朋友衝浪時,所拍攝的一張輪廓與之相似的小島照片,因此她便很直覺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感光乳劑所特有的附著度、泡沫痕和脆弱的性質,讓照片透出大理石原有的紋路與色澤;放相水洗後所產生的裂痕與剝落痕跡,使得這件作品像是可拿在手中的老舊回憶;筆刷所塗抹的筆觸和流動感,更是能感受到當下的海風與水氣。
(島中之⽯,⽯中之島,2022,11x14x1.5cm,⼤理⽯、感光乳劑。照片提供:鄧安庭)
從自然到人工,再從人工顯影自然
許多人看到一處風景時,常直覺地欲拍下一幅完整的景緻。鄧安庭則是從完整的景色中,取其中的局部作為試條;假如試出了她滿意的結果,那塊小試條將成為最終的作品。對鄧安庭而言,那些小試條在放相後,也是一張張獨立的照片,如同在原本的全景中,重新再取景。這些局部的照片,好似原本風景中的檔案、資料庫,每當鄧安庭檢視這些照片時,她對於照片、石頭上的花紋、大自然的看法、以及人類如何和大自然共存等看得越發仔細,並產生新的想法。
在鄧安庭印製許多小小的大理石時,不斷地實驗與自我對話,釐清自己、作品與這些大自然產物間的關係。創作時,她聯想著每塊大理石都是在大自然中,歷經千萬年的時間堆積、打磨與風化,無意間被人類採集使用再加工後的碎片,最後來到鄧安庭的手上。隨後,她再以人工的方式將大自然的影象印製在大理石上,使得這些石頭上的照片,如同大自然本身顯露在大自然上。鄧安庭將這需經悠久時間才能形成的大環境,截取其中的時空碎片,並固定於一塊小小的碎石上。當這些石塊印有了照片,它就像被賦予了新生命,無論是復刻它們原本的回憶,或是被賦予新的想像,它們都不再只是石塊,而像是這個世界經歷物換星移後,所遺留的痕跡。
( 反射,2022,14x18.3x2cm,⼤理⽯、感光乳劑。照片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的作品中,〈樹枝〉為葉形石頭上印有一棵樹幹的照片,樹幹像葉脈般地貫穿石頭的中間,彷彿能從一片葉子中,看到一棵樹的全貌,而這樣的一棵大樹,又與石頭呈現尺度的對比;〈雲霧中的松樹〉則是在白色的石塊上,印上高聳的松樹,感光乳劑較不易附著於光滑面上的現象,使得照片在石塊上呈現水墨畫般地質地,猶如國畫畫家們想將眼前的風景畫下來,當下人與自然同在的情境;在〈小風景〉與〈山谷〉中,粗糙的手工紙紋路與乳劑的銀鹽反應,加深了岩石、砂石地的質感,再搭配乳劑所產生的泡沫痕與筆刷痕,有著風吹過砂石的流動感,使得照片中的山景在視覺上,呈現出山本身的立體與層次。
(左:樹枝, 2022, 2.5 x 10.8 x 2.5cm。提供:鄧安庭)
(右:雲霧中的松樹, 2020, 7 x 18 x 2cm。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的作品沒有固定的尺寸、紋理、質地、形狀與顏色,如同大自然的各種元素。她在撿拾這些石塊時,同時也感受著大自然在這漫長時間中,安靜地觀察世界的變化。她認為:「大自然更純粹更簡單一點,它們沒有語言,沒有辦法跟我們溝通。然後我就會覺得,它們或許比我們更清楚理解這個世界,所以它們更值得我們去關注。」因此她會把關注大自然的過程,視為與大自然間的對話。
(⼩風景,2022,7x10x1.5 cm,⽊頭、紙張、感光乳劑。照片提供:鄧安庭)
所有人事物皆是息息相關
鄧安庭除複合媒材作品外,亦有製作手工書及策劃展覽的經驗。她喜歡一種名為蟬衣宣的宣紙,上面所佈滿的雲母片,讓她聯想到銀鹽。輕柔又樸實的紙頁,搭配著中式線裝的裝幀,亦很符合鄧安庭創作時一向重視的手作與媒材質地。黑白照片與帶有光澤的書頁,重現了感光乳劑印在手工紙上的紙質感,半透明的紙頁透出前一頁的照片,好似行經山林時,方才路過的景色依然在腦海留下印象,傳達出在觀看、親近大自然時,所帶給人靜謐的感受與純粹。
(《山中之⽯,⽯中之山》一書內頁,15x 21.8 cm。照片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在策劃展覽的時候,也將其視為作品的一部分呈現,思考著作品和人的距離與關係,以及作品和作品之間的狀態。她從博物館、考古學與商品櫥窗的陳列汲取靈感,並保留著工作室的氛圍,使得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視覺角度,甚至能呼應彼此。她表示:「我的創作過程中,從暗房離開之後到工作室,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環。創作時我不斷地摸索,並尋找作品、人與工作室關聯的地方,希望可以傳遞給觀者某種特定的情境、氛圍,以及保留工作室很原始且持續變化的過程,對我來說很重要。」
(《山中之石, 石中之山》尺⼨依場地更改,⽯頭、⼤理⽯、⽊頭、紙張、感光乳劑、複合性⽔性樹脂,拍攝於倫敦 Back Room Gallery, 2022。照片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的工作室充滿著她旅遊中,所採集的自然現成物。每當她撿拾這些物件,她便會仔細觀察著這些物件原本所在的地方,去感受沿途自然形成的地景、石頭上的紋路,以及自身與大自然同在的狀態。從逐漸認識所在的地方,到她將這些連結性帶到創作,最後再與觀者銜接。她在展覽中的作品,如同工作室的陳設,每件事物都是息息相關,無論是細碎的、平面的、或是現成物,藉由乳劑和排列,將彼此串連在一起;好似人們走在大自然中,如走馬看花般所路過的山林及小石塊,它們點醒著觀者那些易被忽略的一花一草,都是構成廣大自然的一部分,並邀請著人們感受著自己與自然的共存。到頭來人們便會發現,從一塊小石塊的影像、紋路與質地,即可探究或聯想它原本所在的環境與經歷,甚至能隱約與其他作品拼湊出整個環境的輪廓;而這樣的環境,又是經由自然與人為的種種過程,呈現在你我面前;最終它將人們與廣大的時間軸與世界的浩然,相連在一起。
(鄧安庭工作室一隅。照片提供:鄧安庭 )
靈光與創作同在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提到:「當我們在某個夏日的午後躺下歇息,看著地平線上的山脈或注視那根投影在我們身上的樹枝時,我們便已浸潤在這片山脈或這根樹枝的靈光裡。」鄧安庭的創作過程,猶如在探索著靈光那「看似非常遙遠,但卻有可能近在眼前」的存在;在大自然的沉浸中,她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而在精神上,則無意間有某些不可言說的存在與她相連。鄧安庭感受到了那股龐大卻沉默的力量,也讓她開始覺察自己處在自然當下的沈靜,並試著以同樣靜默的心境去觀察周遭的環境,和反思現在的生活帶給人們什麼樣的影響。
「這些石頭與自然的景色,迫使我更加關注一些我平常會忽略的東西,去特別的地方,以及更仔細地去感受這個世界。我覺得我們很常被這些電腦啊、手機啊,這些螢幕等的所圍繞,以至於對那種很原始的、很直覺的感知,好像已經慢慢沒有了。反而在創作時,能讓我可以去跟大自然有做連結,從中找到我們內心都渴望的一種無憂無慮。」鄧安庭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將她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靜謐感也帶給觀者,使得觀者們也能從中感受到返璞歸真與共鳴,或是在這些破碎的照片中找到自己解讀的想像。
(⼭⾕,2022,5.5x27.5.5cm,紙張、⽊頭、感光乳劑。照片提供:鄧安庭)
鄧安庭的系列作《山中之石,石中之山》,毋需多餘的展覽說明文字與解讀,觀看時亦能自由冥想,及以純粹無雜念的心境去感受、欣賞作品。在這系列,我感受到來自於大自然那同時存在的親近與疏離、來自於藝術作品唯一性的存在,進而思考著:攝影或許會因為複製的特性而令靈光消逝,但當我們將它以跳脫媒材的既定印象去創作或觀看,是否有從攝影感知到靈光的可能?
或許我們對於靈光的覺察從未消失,只是當我們身處在機械複製的時代中,是否仍能感受到人類、藝術與自然間最純粹的連結?或是它最終將成為我們逐漸淡忘的鄉愁?到頭來,我們所感受到的,其實是身在其中的存在狀態。
小檔案(由鄧安庭提供)
鄧安庭。1995 年出⽣於台北,台灣。
鄧安庭是⼀位常駐倫敦的藝術家,2021年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攝影學系。她的創作嘗試透過不同的形式,包括收藏、雕塑、裝置、替代性攝影技法和書籍製作,捕捉無常變化的世界中的靜止。透過圍繞材料和景觀的相遇,引發對我們與自然錯綜複雜關係的探討。從自然物件到人造物品往往是她探索的起點。這些材料既是單獨實體,也是集體故事的構成要素,創造了一個融合單一元素形成集體敘事的世界。這樣的集合展現了材料之間緩慢而細膩的狀態,透過物質性揭示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安庭的作品曾在台北、哥本哈根、杭州與倫敦展出。
《作者》
黃楚涵 Tsu-Han Hwang
臺北人,1989年生。在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所鑽黑白暗房、古典顯影、複合媒材與攝影的關係。畢業後,除了探索照片中主體和環境的關係以外,也在思索如何運用不同的媒材賦予照片另一種新的生命,同時也保留留媒材本身的特性。並深信作品與創意的累積是來自人生各種磨練與經歷。
作品網站:www.tsuhanhwang.net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專欄文章以提供交流為主,反映作者意見,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