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x一影像】
回頭看50年前的台灣切片,不論是民俗信仰或是原住民影像 現在看來都是非常重要的紀錄,它們是歷史的斷面,更是我們不能忽略遺忘的一部分。
林木材:「在台灣的部分,我們有兩個前提性的設定,一個設定叫做台灣切片,就是用不同的視角回看我們的電影發展史,特別是針對紀錄片。時光台灣就是另一個單元,我們希望去討論談灣主流的影像,可能是電視或是早期的主流紀實影像...」
「如是原民,如是紀錄:1994-2000年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別冊封面
爬梳台灣紀錄片發展史,一路溯及第一波原住民族電影運動的源頭,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重磅策劃「如是原民,如是紀錄:1994-2000年的原住民族紀錄片」單元,重映當年台灣原住民族首度掌握攝影機,用影像為自己的文化發聲,所留下的珍貴紀錄。
1990年代,攝影機的普及帶起台灣紀錄片創作熱,原住民族也在這波浪潮之下,首次有了拍攝自己、擺脫漢人詮釋的可能。這批第一波執起攝影機的原住民中,分別有影視相關科系的學生、經歷新聞訓練的記者,以及參加地方文史紀錄片培訓營而成的創作者。本屆TIDF即以1994年至2000年為期,精選17部他們初試啼聲的作品,試圖從中探究原住民族紀錄片中的觀點、議題、美學,以及背後論述的形構過程,同時也希望透過今昔對照,突顯台灣原住民族二十多年來的社會處境。
這一系列的原住民導演創作,同時也回應了毛利族導演貝瑞・巴克禮(Barry BARCLAY)曾於1980年代末提出「第四電影」的概念,意指影像中的原住民故事應由原住民來詮釋,也更強調原住民具主體性的「我」。策展人林木材表示,TIDF在四處蒐集這批重要史料中發現,許多影片母帶皆已佚失,連導演本人都沒有留存。團隊花費非常多時間尋找影片,並為它們製作新的拷貝、上齊中英字幕,籌備此單元的過程,亦是為台灣影史補上一塊空缺。
回探台灣舊時光,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重現1970-80年代電視紀錄片——「芬芳寶島」系列。由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發起,以台灣風土民情為主題,「芬芳寶島」全系列以16mm膠卷拍攝,共約34集於當時的國營電視台——中視播映,首季1975年開播,第二季則於1980年年底播出。這些影像在塵封多年後,經TIDF團隊費心搜尋資料,並由國家影視聽文化中心進行膠卷數位化及部分修復工作,才拼湊出如今樣貌,令珍貴影像得以重見天日。
TIDF精選其中9部作品,聚焦民俗文化與地方文史風情,再現昔日台灣的社會風貌,並從中探究當年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策展人林木材表示,「芬芳寶島」被認為是台灣重要的「鄉土紀錄片」,在主流媒體多被黨國壟斷的年代,「芬芳寶島」的出現象徵著一種回歸本土與民間的影像解放,為紀實影像拓出了一條新道路,具高度文史價值。其中,更有3部數位修復作品將於影展世界首映,十分可貴。
【關於策展人】
1981年出生,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所,從事紀錄片評論、推廣與策展等相關工作,文章散見網路與報章,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拍有短片《自由廣場》,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策展人。
►2021 TIDF 4.30-5.09,台北新光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影展手冊下載
Comentários